louky2008@126

幸福在现实与梦想中实现之二

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维也纳传统犹太教家庭,是四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是犹太法典的学者,博学多才,37岁时选择叛逆自己的正统背景,接受教育,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克莱因5岁时,自己深爱的9岁的二姐去世,18岁时父亲去世,32岁时母亲去世。克莱因和哥哥关系也很好,但哥哥25岁就死于心脏病。后来克莱因的大儿子汉斯27岁死于一次登山事故。这真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其对象关系理论核心包括四个方面:一、伊底普斯情结的早期阶段----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指出儿童的伊底普斯情结始于半岁左右,口欲期第二个阶段,带有前生殖欲期的“施虐”特征。强调幻想和现实中对象关系间的复杂性,以及攻击性和力比多驱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抑郁性心位”概念,伊低普斯情结的出现与爱与恨的冲突相联系,以爱为主要角色。二、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性心位-----儿童心理结构观。提出两种主要的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和修复。从对象关系角度澄清了焦虑和罪疚感的性质,升华和创造性的基础,及悲哀和抑郁的关系。三、自我和超我------儿童人格结构观。一方面其自我和超我较弗洛伊德时提前。另外,用对象关系来解释自我和超我的形成和发展,她认为驱力是关系性的,而幻想则力求与对象接触才产生的一种再现性的本能。她强调人格从根本上说就是内部对象的经验和幻想的最高集合。四、嫉妒与感恩-----------儿童心理发展动力观。克莱因晚年提出的嫉妒与感恩,是其一贯重视的“爱与恨”的情感表达。试图阐明挫折与满足的内部决定论。 

克莱因的游戏治疗技术:莉塔的案例。对莉塔的分析在1923年春,同年秋结束,历时四个月左右。

  莉塔症状:接受分析时只有2岁零9个月,却患有严重的强迫性神经症已有一年。症状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看上去很聪明,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克制自己的活动。平时很难抚养,父母为她的喜怒无常的脾气和极端起伏的情绪而大伤脑筋。有时面对微乎其微的挫折,不是勃然大怒就是郁郁寡欢。她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哭起来,问她为什么哭,她又什么都不说。莉塔经常忐忑不安地追问妈妈“我好吗”,“你爱我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妈妈回答时只要微微带有谴责的味道,她就会变得立刻目中无人。另外还患有饮食困难,经常显得无食欲。就诊前,她强迫性的睡眠仪式越来越细致和迫切,表现为,她认为自己不得不被紧紧地包裹在摇篮里,而且她自己的玩具娃娃也必须这样。因为她坚信,要不这样,会有一只老鼠或一个Butzen(系她自己的话,可能值生殖器)跑进她的房间并咬掉她的Butzen。莉塔的早期经验:妈妈患有严重的强迫性神经症,对女儿的方式经常是矛盾的。莉塔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在哺乳了几个月后,花了很多心思让莉塔接受第一个奶瓶,后来喂固体食物时同样煞费苦心。任何试图阻止莉塔用奶瓶的努力都因使孩子感到极度不安而不得不放弃,同时莉塔也感到父母多么的可怕。莉塔的排便训练也不是很成功。直到1岁时仍偏爱妈妈,不久明显地喜爱父亲了,同时似乎很嫉妒母亲。18个月大时彻底喜欢上了妈妈。然而和妈妈的关系也是相当矛盾的。常表现出强烈的憎恨,同时又不愿意母亲离开她的视线,哪怕一小段距离。对父亲却表现出公然的敌意。同时产生了夜晚恐惧和动物恐惧。在2岁时弟弟的出生使她神经症的症状明显地表现出来。她的游戏范围越来越窄,人也变得呆板抑制而又冲动、易激怒。经常化几个小时给她的玩具穿衣服和脱衣服,期间却完全没有想象的成分。与此同时,她的睡眠仪式逐渐出现并发展了起来。初次咨询,小莉塔单独与克莱因在她的卧室里,立刻表现出消极移情;莉塔焦虑且异常安静,很快就要求到院子里去。克莱因同意了,陪同她一道出去。在屋外,克莱因解释了莉塔对陌生人自己的怀疑和她在夜晚独自一个人时害怕受到坏女人的攻击这种恐惧联系起来了,几分钟过后,建议她应该回卧室时,她欣然同意了。两人的关系友好起来。尽管莉塔容忍克莱因的出现,但她仍然呆板地和她的玩具一起玩,并一次又一次地宣布:这个玩具不是我的宝宝。克莱因这样解释道:莉塔害怕成为她的玩具的妈妈,因为她害怕从母亲那里夺走母亲的孩子,她的弟弟。在莉塔的睡眠仪式中偶然增加了这样一个细节:莉塔坚持认为,有一个可怕的大象会被放在她的床边,而那应该是她放玩具的位置。大象会阻止玩具娃娃夜里起床进入父母的房间去伤害他们或做某些事情。克莱因解释为:大象代表父亲,阻止小女孩接近他,阻止她代替和摧毁母亲。在莉塔的心目中被分裂为,一部分是实施惩罚的权威,一部分是接受惩罚的儿童。还有一个真实的插曲补充道这个大象游戏中,在莉塔2岁时,父亲有一次开玩笑,用图画书中的狗熊吓唬她,吓得她大哭。克莱因认为,莉塔把父亲认同为这只熊。在分析的第一阶段,莉塔在游戏中呆板性减少了,也逐渐建立了与现实的联系。但在第二阶段,她的游戏总是转向那些严厉的、报复的和惩罚的人。后来莉塔的游戏变得更自由和流畅时,它常常转向一个旅游的主题,即莉塔和她的玩具熊一块儿去旅游。她要去拜访一位善良的太太,这位太太送给她们礼物。这个“旅行游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开,占据了分析的主体。起初,游戏总是糟糕地结束,因为一个讨厌的夫人的出现干扰了这次旅行。克莱因用伊底帕斯情结分析了这个游戏的潜意识的象征意义之后,莉塔的游戏发展了,“旅行”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而其他暗示着原始场景的游戏业出现了。一天,莉塔从积木中拿出了一块,宣布它是一个“小女人”。她把它放在装积木的盒子旁边,又拿出了一块稍长点儿的积木,她称之为“斧子”,并用它使劲地砍着盒子,力量足以使盒子上出现一个洞,她自己解释说:“当斧子使劲地砍时,小女人是那么害怕。”克莱因分析认为,这个游戏中,斧子代表父亲的阳具,盒子代表母亲,“小女人”代表莉塔自己,整个情境代表着她见证到的原始场景。

由于莉塔一家人定居国外而被迫中断分析。很长一段时间,克莱因得到莉塔的消息,结果是:莉塔的强迫性症状已不再出现,焦虑得到了大大缓解,抑郁症症状和不能忍受挫折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另外她与父亲和弟弟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与母亲的关系有了改进。7年之后,从莉塔母亲那里得到消息,证明莉塔“继续令人满意地成长着”。

启示:儿童小时候的抚养非常重要,与儿童长大成人后是否健康幸福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养育孩子要细心,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要考虑到孩子心理情绪的承受能力,不要随心所欲地养育孩子,否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约翰?鲍尔比,生于英国伦敦,依恋理论的开创者。受到过克莱因的指导,对过分强调幼儿的幻想世界而忽略实际事件的精神分析理论有不同意见。1957年,写了《儿童与母亲依恋的性质》论文,提出二级驱动理论,包括原始允吸物体、原始附着物体,以及返回子宫的原始欲望。1959年写了《分离焦虑》论文,提出幼儿发展三阶段理论:抗拒阶段、绝望阶段、隔离阶段。第二篇论文为《婴幼儿的忧愁和悲痛》,指出,无论何时依附行为都是存在的,由于母亲行为的不当,使婴儿忧愁和悲痛的出现,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后来鲍尔比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依附与丧失”的著作,包括《依附》、《分离》和《丧失》。鲍尔比将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整合在一起,纠正了弗洛伊德精分对童年经历的过分强调和对真正创伤的忽视,创立了他的依附理论,简要内容如下:一、依附是基于人的生物性需要,但有别于其他生物性需要。二、依附需要和探索行为间存在交互性关系。三、每个人都会形成对早年依附体验的心理表征。四、通过依附这一亲密的关联,促进个体把自己觉知为自主的人。

启示:依恋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能力和母亲的积极乐观地抚育婴儿的情绪有很大关系。

奥托?科恩伯格,出生于维也纳,移民到智利。主修生物和医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学术研究专注于自我心理学和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是自恋型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揭秘者。他将自恋分为正常自恋和病态自恋。正常自恋的人是在原始自恋的基础上慢慢意识到还有别人的存在,最后学会如何爱别人。病态自恋是因某些原因使身心发展受阻,遇到挫折,很容易一生不能超越原始自恋范围。只会自爱,不会爱人,自我评价偏低,表面上自爱,其实自怜,自恨。病态自恋,需要他人长久的赞美,才能得以生存。所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是剥夺性的,同时也是寄生性的。自恋者所以不能爱人,是因为他们无法对一个对象进行长期的理想化。科恩伯格认为,能够好好爱他人的人基本上都必须把所爱的对象化为理想中所爱的对象。虽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令人失望,但爱的力量可以使人不断地更新理想中的形象,使现实和理想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直至相同,这就是真正相爱的夫妻可以长相厮守的道理。对自恋型患者的治疗,40岁以前不是最佳时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空虚、寂寞、情绪强烈,行为极端。缺失“客体恒常”的概念,患者无法理解,人虽都有多面性、复杂性,却依然可以以一贯的态度来对待。这群人,总专注于事情的片面,是一种稳定的病态人格组织。与这种人很难很难建立良好的起作用的关系,因为他们的防御特征是过分疑心。

矛盾现实性的解释—科恩伯格关于“投射性认同”的解释:治疗师能够判断投射过来的自体和客体表现的性质。患者不能忍受这些内在体验的原因。对那些现实检验功能完好的患者来说,投射性认同是应该进行解释的。

科恩伯格认为人格结构是从“关系的经验”中形成的,而不是从本我与现实的冲突中形成的。

亨利?默瑞,美国人格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在需求压力理论中,默瑞将因需求产生的压力而引起行为的过程称为主题。他认为,主题是行为的单元,而个体的人格正是由各种主题所构成的。1936年,默瑞和摩根在哈弗大学心理诊所创造了一种人格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测验。材料由一套黑白图片组成。片中人物及情境被设计成毫无特定的含义,对图片的解释可能会因人而异,咨询师可以根据被测试所讲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来挖掘他们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冲突。

默瑞的启示:人的幸福感比短暂的快乐要深刻和持久得多。引起人的幸福感的因素通常是触及到人的价值观层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愉悦,分析人的价值需要,要到具体的个人的主要欲求中去考察。这就很接近一个主题方面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把幸福当做一个大主题来研究。而人的痛苦、消极情绪便是幸福主题的一个相关主题。

斯蒂芬?A?米切尔,关系精神分析集大成者,他将美国人际关系学派、英国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理论的长处,整合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关系理论,即使用“关系”一词来强调人际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背后共同的理论框架。他希望广泛运用关系理论的框架来看待一些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如性、自恋等问题。

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生物体寻求快乐、避免痛苦、缓解紧张水平的驱力的重要性;关系理论则以人们间的依恋和关系为主,米切尔关系精神分析假定: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意识的或潜意识的,都是人类心理最基本的特征。在关系精神分析理论中,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被视为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互动关系的人。人的各种情绪体验被看做是关系的产物。因此,关系模式的建立和维持就成为人的体验的核心结构,是最基本的心理结构。性是在互动关系之内的反应、表达或行为;性与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性也为关系模式的建立和维持提供了直接途径。认同和连续性的维持是性的核心因素。早期关系理论倾向于将人格障碍几乎全归因于外部因素—各种养育的缺陷与失败。婴幼儿的所有先天成分都被描述成“好”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自我如果得到鼓励并未受到干扰,就会以整合、非冲突的方式得到发展。当代关系理论则更多考虑与生俱来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不是驱力,而是作为气质特性,如兴奋性、对快乐和痛苦的敏感性等。对于儿童的早期发展,所关注的不是父母养育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是否匹配。养育是以父母与孩子双方先天的气质特征为背景而形成的。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障碍与冲突有关,而冲突的主要防御手段是压抑。后经典精神分析则认为,人格障碍是因为发展受阻而非冲突,关键性父母的养育是儿童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并不是潜意识与自己作对。发展受阻模型的防御过程的核心是解离。可见驱力理论强调压抑,关系理论强调解离。米切尔认为,在重点和基本价值观上,从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和个人意义的转变,是后经典精分的一个基本特征。

总结:以上就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做了个回顾。总体而言,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仍然是在个体与自己和与家庭并社会范围内的他人的关系两方面来解释人的痛苦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从这两方面出发来积极干预心理问题的。

马斯洛对幸福的看法:幸福不是像得到调整、实行和实现这类的目标状态;也不像是驱动力或减少紧张那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幸福生活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幸福生活的核心是通过真正的自由选择来创造自己,把自己从外部的和内在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当你过着这样的生活时,你就可以在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出你的潜能,就能够完全地向你自己敞开心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体验自己内心的力量。你不仅能较清楚地意识到像恐惧、失望和痛苦等这样的情感,并坦然地接受它们,而且也能体验到勇气、体贴和尊敬这样的情感。你就能完全基于自己的体验生活,而不是通过防御和否认把它们都排除在外。

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需求层次论,而且还留下了很多堪比积极心理学更积极的一些研究结论,比如,他认为,“自私”常常与情感上感到不安全有关,“无私”则可能意味着在感情上感到安全,意味着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这样,我们可以认为无私是内心充实或者基本满足的表现,而自私则说明以前或现在不满足、饥渴和内心贫乏。有时马斯洛把无私成为心理富足,把自私成为心理贫乏。马斯洛对每个概念都注重全面的思考,他既能看到自私是人的本能,同时他也不否认无私也可能是人的本能。利他、合作及表达爱等一些无私行为在动物界中常常可以看到。本能理论的失误即在于它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就像曲解弗洛伊德的人只看到本能压抑的痛苦,本能的邪恶一面,没有看到本能压抑中自觉接受约束处于生存安全性和保护自己的一面。也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只看到达尔文总结的生存竞争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动物界里群居合作共生的一面。

马斯洛认为,人最幸福的时刻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是产生高峰体验的时刻。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大胆、勇敢、自由和自我认可,应变能力强,有独立创造性。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是马斯洛的理想国,是他对人类发展理想的个人看法,他所说的自我实现者是最道德最有民主意识的人,也是抽象地去讲的,没有具体的可靠依据。他所认为的人的精神疾病是由于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咨询师应该是一个道家式的帮助者,仅仅帮助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的心理学家。开创了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的先河。在治疗中当事人比咨询师更活跃,咨询师只是一个好的陪伴者,以求助者为中心,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是激发求助者的原动力。真诚: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当事人的体验中,见其所见,感其所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肯定来访者,无对错评价,明白来访者的内心煎熬;共情,设身处地去同感来访者。

当事人中心疗法更注重当事人的主观世界,更注重在过程中选择积极关注点的重要性,来访者正是从咨询师平和的态度以及具体积极关注点中获得信心和共情、被理解的温暖和安全等的幸福感觉,从而获得改变自身的积极动力。

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创始人。1933年出生于伊朗,早年曾在瑞士、德国、美国等地接受心理治疗培训。1954年定居德国。佩塞施基安在治疗中提出希望性、平衡性和整体性原则。这些原则都旨在强调:不要与来访者的观念直接发生冲突。在东西方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以冲突为中心的治疗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积极的概念,冲突的内容和五个阶段的整合治疗。积极心理治疗重视问题的积极解释,强调消极问题积极解释,比如,性欲缺乏:传统解释为,无法达到性快感;积极解释则为,不能以身委人。抑郁:传统解释,被动的情绪低落;积极解释,能对冲突作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冲突的内容,佩塞施基安认为,人均具有两种基本的能力:一、在社会中学习到的礼貌、诚实、节俭等能力;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爱的能力。诸如信心、希望、怀疑、信仰等能力。通过对人的心理与现实的冲突分析,可以把冲突分为四个领域,并以四个方式表达出来,这四个方式是:1、躯体感觉;2、成就;3、交往;4、幻想未来。如果这四个领域能正常平衡发展,人就是健康的,如果哪一方面过于发达,或过于萎缩,都会引起病态性行为。积极心理治疗强调跨文化沟通、强调文化和阶层的平等。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1、观察保持距离阶段;关注倾听症状和积极解释。2、调查阶段;请来访者谈一谈五到十年间印象最深的五到十件事,探索和弄清冲突的内容。3、处境鼓励阶段;积极肯定、不指责不批评,故事启发,促成顿悟,发现误区,改变观念和习惯,缩短与现实的距离。4、语言表达阶段;请来访者谈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今后五六周能够再解决哪些问题,以启发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5、扩大目标阶段;最后,扩大来访者视野为今后的健康、职业、家庭、社会多做些有益的事情,以平衡四个领域的发展。

马汀?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发现者。塞利格曼起初是研究习得性无助的,后来转向积极心理的研究后提出习得性快乐的概念,得出结论快乐也是可以习得的。另外塞利格曼认为,消极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它们是我们应对外界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使人进入战斗准备,消极情绪可能是进化出来帮助我们应对输赢情境的;积极品质,包括智慧和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这些是东西方文化中都赞美的品质,积极情绪,可能是进化出来指导我们走向双赢情境的,包括求偶,结伴打猎,抚养孩子,合作,种植作物,教书,学习,快乐满足,幸福就会驱动我们,引导我们的行为。简言之,积极情绪建构我们生命的教堂。塞利格曼告诉我们,积极乐观的人总是将生活中的好的事情解释成是普遍性永久性的,而把坏事情解释为暂时性和特殊性的。这样的解释就会扩大好事的积极意义,而把坏事的消极意义降低到最低限。

积极心理学不再将研究重点放在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是转向人的积极力量方面。它主张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让普通人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周围的环境和应激事件,使他们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更好地生活。

米歇尔?福柯,法国人,后现代思潮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反对科学理性和知识权威,成为压抑人正常情感的权力工具,1960年写了943页的博士论文《疯癫与非理性》,在这篇厚厚的论文里,福柯融合历史和哲学的分析来揭示人类心理学的根本方面。他认为,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疾病,而是一种知识建构,文化建构。精神分析比起以前人们对待疯癫来,前进了一步,弗洛伊德第一次认真严肃地以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来关心所谓的疯癫病人。尽管精神分析能够消除某些形式的疯癫,但精神分析始终不能理解非理性的活动。对非理性的本质,它既不能给予解放,也不能加以转述,更不能给予明确的解释。但疯癫却作为“精神疾病”完全被所谓“现代医学科学”所控制和支配。在福柯看来,“疯子”并没有失去人的本质或基本的人的天性。他们恰恰构成了人的基线、人的本真;变成真理、正义、直言和诚实的化身,构成一种对社会现实、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的激烈否定和有力批判。他们往往会比“理性更接近于幸福和真理,比理性更接近于理性”。因某些独特的幻想和野性的冲动而骚动不安,并非不道德。这类极限体验应被视作一种方法,借助它可望重新找到一条进路,来探索人的被幽闭的狄俄尼索斯要素。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也死了。

福柯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所积累下来的社会道德文化知识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偶然产生的,人们的生活行为不必遵循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行事,一个真实的人是不受传统道德羁绊约束的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在争取个人自由发展的过程中不受任何限制。人类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在探讨这些必要的限制是什么,个人幸福就是在利益互不干涉的前提下都有着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在共同的互不干涉和相互合作中获得的。

尽管心理学家们的理论和咨询方法都不近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解除他人的心理痛苦,使人生活的更幸福而呕心沥血。可以从各派对人的侧重点不同,来区分它们不同的咨询风格: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症状痛苦代表人,人本主义理论以人本身代表人,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代表人,后现代心理学以非理性代表人。

第三  比较心理学与哲学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一、哲学更注重个人的理性和社会性(马克思主义的)对幸福的影响,心理学更注重个人的感性感觉的幸福,比较忽视社会环境对幸福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说,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个人的幸福感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甚至比心理学家们的为了人们的幸福单打独斗或者凭借个人力量来组织团体活动要有力量的多。当然,自发组织团体共同实现幸福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哲学一般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角度论述幸福的意义。其优点是站在制高点力图寻根究底,缺点是更抽象、更空泛。心理学更注重个人感受,更现实具体,更有可操作性。

三、哲学更偏重于幸福的理想性,终极性。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到个人的理想,但更注重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得出了实践性和理想性相统一的幸福观,具有现实意义,如果结合心理学的更具体化的论述,才使得幸福变得更现实,离我们个人的生活更近,给予我们的帮助更大。所以总结心理学关于幸福的具体实现更有实际意义。这也是本文所着重的方面。

第四、幸福层次论的提出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幸福层次论。当满足了最低层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后人会获得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受是最低层次的幸福;其次当人满足了爱和归属的需求后,获得的幸福感是中层的幸福;当人满足了尊重需求所获得的幸福是中高层的幸福;当人自我实现之后获得的幸福是最高层的幸福。

幸福层次论的现实意义:

1、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安全性和生存性基本得到了满足,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获得了生存方面低层次的幸福。这是几十年来国家发展进步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实惠。在此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归属,及相互尊重的较高层次的幸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2、客观上说,在我国,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而且在爱和归属及相互尊重的需要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我们这代人去努力实现。让绝大多数人过上高层次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社会今后要努力的异常艰巨复杂而又宏伟的目标。之所以说这个目标艰巨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只想举出一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在对爱的理解方面,可以有小爱和大爱之分,小爱只爱自己的亲人,别人的亲人就不爱,别人就不去尊重,这是很多人所以感到生活中缺少爱和尊严的根源之一,关键还是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有待提高,在社会中还没有形成墨子所言的“兼爱”和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博爱的社会风气,这与很多人还不能将亲人间的私爱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博爱融合统一为一体相关。这需要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相互关爱和相互尊重的较高精神境界的共识性。所以说在实现相互尊重社会风气的道路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3、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与长期以来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有很大关系,民主风气相对较弱,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还存有高低贵贱的职业及地位之分。这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要改变这种长期存在的旧时代的思想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社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走到世界的前列。在国与国竞争的软实力上,哪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得越有尊严,哪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就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要想让大部人获得较高层次的幸福,需要我们国家上下同心,共同努力,需要大力提升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国家会更有力量组织大家去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相信我们中国在这场推进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竞赛中会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4、马斯洛曾说,自我实现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但他只是从心理学角度、从宗教角度、从实证科学角度、从单个人有无限发展潜力角度、从抽象的语言学角度出发来论述自我实现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的高瞻远瞩性和幸福观的科学合理性,没有看到代表人民利益的最大合作组织国家所拥有的无比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从社会制度及文化精神层面来根本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为实现人人有尊严地活着、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着发挥它无与伦比的作用。应该说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一个高度民主的社会制度和相互尊重的社会风气必定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这既是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在这样的国度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生活,人人的积极优越的潜能都不会受到压抑,人人都会爆发出比现在还要大多少倍的巨大创造力,在这样的国度里,他人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他人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每个人都在自觉遵守不伤害他人合理自然发展的原则上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每个人身上都会放射出充满活力的生命之光。这不是海市蜃楼,这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的个人的幸福梦!

 


评论